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辛夫
2014年中考及相关工作已经圆满完成。为了进一步明确中考命题改革方向,有效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落实,充分发挥考试对教学的评价和导向作用,我们有必要对2014年中考及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我将从“命题思路”“质量分析”“教学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命题思路
为确保今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顺利进行,全市初中9科教研员包括高中英语教研员全部参加了命题审题工作,此外根据政治可靠、道德可信、业务可用的原则,从荆州市初中命题研究人才库中选取了14名县市区教研员和全市初中执教非毕业年级优秀教师,组成了多达24人的命题审题团队,是历年来参与命题审题人员最多的一次。
今年的中考命题工作,领导重视,准备充分,制度规范,管理严格,保证了整个命题过程科学高效的进行。试题贯彻了“保持稳定、适度创新”的理念,体现了“重视基础、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重视基础,凸显教材基础地位
根据基础教育的特点和我市初中教学实际,各科试卷都非常注重基础,部分试题取材于课本,或对课本原题进行改造使用,着重考查初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英语试卷比较全面地考查了考生掌握和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试卷所用词汇全部来自《荆州2014年中考英语学科考试说明》的词汇表;思品试题紧扣课本,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所有试题基本上都是对教材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的反映。历史试题命题注重教材的依托作用。试题的材料直接来自于教材,答案直接来自于教材,设问的角度来自于教材思考题的变式;地理试题高度突出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对照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和《荆州市2014年中考地理学科考试说明》进行命制,没有偏题、怪题,难度结构中约60%为基础题。
二、能力立意,体现中考选拔功能
近几年来,教科院要求中考命题进一步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改革。特别是去年,教科院专门发文,要求中考试题进一步加大能力测试题所占比重,使文科试题能力测试题比重逐渐提升到50%,理科试题能力测试题所占比重逐步提升到80%。按照教科院要求,今年各科试题都有意识突出了学科能力的考查,突显中考的选拔功能。例如:数学学科重视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探究能力、建模能力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物理学科以能力考查为核心,重点考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和实验科学探究能力等;化学试题在学科综合题上与物理、生物、数学、环保等多学科知识相融合,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联系热点,突出荆州地方特色
荆州中考一直以来注重联系实际,关注本土资源、结合社会热点和科技发展命题。这类试题一方面能通过学生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和物,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例如物理试题引用的命题素材中不仅有“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科技热点,同时有关注荆州环境监测等内容;化学试题内容涉及了食品安全、材料应用、化肥使用、空气的保护、尾气的处理、食物中的营养素等问题,让学生明白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生物试题中涉及到“太空育种”及地震灾害中对外伤性大出血病人进行输血抢救等情景,特别是以《洪湖水浪打浪》歌词为背景命题,让学生倍感熟悉和亲切。
四、叙情说理,注重考试育人功能
今年的中考试题不仅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同时特别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和引领。例如语文试题始终围绕核心主题“真正的力量”做文章,引领学生的思想情感、人文情怀和学习方法;思品试题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历史学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情感和国际视野等。
五、深刻反思,今后命题更重能力
1、英语试题、思品试题、历史试题等仍有大量题型以考查记忆性知识为主。由于考虑到师资力量薄弱、农村教学手段落后等原因,在文综实行闭卷考试以来,在命题中主要以考查记忆性知识为主,导致在教学中存在着教师一味要求死记硬背的现象,消耗了学生宝贵的学力。在今后命题中,我们要求这几门课在主观题考查中要加大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考查力度。
2、数学试题、物理试题、化学试题等在能力考查方面要求较低。由于初中学校教学评价机制的不健全,很多教师希望中考试题能力要求进一步降低。从近三年中考成绩来看,试题总体难度是逐渐降低的。通过我们对部分高中学校调研结果来看,中考试题对能力要求的降低已经影响到部分高中的招生和教学工作。与周边的荆门、宜昌、黄冈、武汉等地相比,在能力要求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今后命题中,我们将适当提高数理化等学科的难度与能力要求。
3、八年级生物、地理考试回归常态。去年是中考改革的第一年,对八年级生物地理学科的考试适当降低了要求,从明年开始,生物、地理学科的考试命题要求将回归常态,在难易度上达到学科基本标准。
总体来说,今年的命题难度值偏低,无论是与荆州往年中考相比还是与周边地市如宜昌、荆门等相比,难度值都偏低。在今后的命题中,我们将适度增加难度,当然,这个难度的增加不是简单地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而是增加学生知识习得的认知度和知识运用的自主度。文科将紧紧扣住一个“活”字,选点要活,题型要活,答题要求也要活,讲求知识的灵活掌握与运用;理科将紧紧扣住一个“新”字,题型要创新,要有变式,答题要求有思维的含量和学生自主的判断,讲求知识的深度学习与灵活运用。
质量分析
2014年中考阅卷继续实行全市网上统阅,对阅卷人员实行集中封闭管理,统一作息时间、统一评价标准,实施科目组长、题组长、阅卷人三级责任制,采取题组长复查、科目组长抽查、问题试卷复核等质量监控和误差控制办法,语文、英语作文实行双评双阅,确保了学生成绩客观、公正、公平,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阅卷误差。为我们后期的数据分析、质量评估与检测提供了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一、县、市(区)质量分析
表一 县市区近三年部分成绩指标对比
单 位 |
528以上% |
396以上% |
198以下% | ||||||
2014 |
2013 |
2012 |
2014 |
2013 |
2012 |
2014 |
2013 |
2012 | |
松滋市 |
17.90% |
15.31% |
16.83% |
60.53% |
59.66% |
60.39% |
2.38% |
2.24% |
2.60% |
荆州区 |
22.38% |
17.45% |
17.87% |
58.78% |
51.16% |
49.66% |
3.66% |
7.81% |
10.22% |
公安县 |
20.20% |
21.90% |
17.36% |
58.01% |
58.54% |
53.97% |
2.46% |
1.94% |
5.86% |
石首市 |
17.41% |
16.81% |
13.01% |
59.18% |
60.95% |
52.38% |
2.64% |
1.56% |
3.62% |
江陵县 |
11.11% |
13.74% |
7.13% |
62.08% |
56.87% |
47.48% |
1.74% |
3.36% |
15.68% |
沙市区 |
20.26% |
21.29% |
17.64% |
57.00% |
60.02% |
53.02% |
3.31% |
3.51% |
5.52% |
开发区 |
10.15% |
5.69% |
7.26% |
51.38% |
40.48% |
46.55% |
0.92% |
3.06% |
4.66% |
监利县 |
10.97% |
11.23% |
10.03% |
48.56% |
46.07% |
47.51% |
3.58% |
4.34% |
6.53% |
洪湖市 |
12.31% |
11.19% |
10.07% |
44.12% |
43.79% |
43.48% |
6.98% |
6.56% |
8.80% |
总计 |
16.12% |
15.62% |
13.84% |
54.29% |
53.28% |
51.00% |
3.54% |
3.96% |
6.64% |
注:不含体育分,荆州区、沙市区成绩含区域内市直学校(下同)
续表一
单 位 |
平均分 |
标准差 | ||||
2014 |
2013 |
2012 |
2014 |
2013 |
2012 | |
松滋市 |
419.53 |
415.57 |
416.39 |
105.38 |
103.99 |
107.91 |
荆州区 |
419.34 |
390.97 |
382.46 |
117.17 |
127.44 |
137.89 |
公安县 |
416.09 |
420.60 |
397.04 |
112.01 |
110.59 |
128.67 |
石首市 |
415.71 |
421.28 |
396.00 |
106.83 |
101.49 |
110.54 |
江陵县 |
415.70 |
408.01 |
346.98 |
93.15 |
106.22 |
159.85 |
沙市区 |
413.45 |
418.58 |
398.20 |
115.28 |
116.62 |
123.61 |
开发区 |
402.91 |
368.23 |
377.89 |
93.51 |
97.54 |
108.21 |
监利县 |
389.71 |
382.13 |
377.98 |
106.36 |
110.89 |
120.12 |
洪湖市 |
375.68 |
373.62 |
367.57 |
119.15 |
116.93 |
122.36 |
总计 |
404.43 |
400.63 |
387.56 |
111.68 |
113.64 |
125.08 |
从表一可以看出:
1、三年以来,全市学生均分逐年增加,优秀率与合格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涨幅,低分率逐年减少,特别是标准差逐年降低,说明我市这几年来的初中教育水平逐年上升且在教育均衡发展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从平均分来看,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三年来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今年荆州区、开发区进步较大,沙市区略有退步,洪湖市和监利县距荆州市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
3、从优秀率来看,排前三位的是荆州区、沙市区和公安县,排后三位的是开发区、监利县和江陵县,这里要说明的是,开发区虽然总优秀率不高,但相对于往年进步很大。
4、从合格率来看,排名前三位的是江陵县、松滋市、石首市,排后三位的是洪湖市、监利县和开发区,特别是洪湖市落后全市平均水平超过10%。
5、从低分率来看,开发区、江陵县、松滋市控制的最好,洪湖市、荆州区、监利县低分率相对偏高。
6、从标准差来看,洪湖市、荆州区、沙市区偏大,说明这三个县市区学生两级分化相对严重,要特别注意差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
表二 县市区中考学科均分排位情况
单 位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
均分 |
排位 |
均分 |
排位 |
均分 |
排位 |
均分 |
排位 |
均分 |
排位 | |
松滋市 |
80.56 |
1 |
67.86 |
5 |
75.65 |
1 |
36.34 |
5 |
31.19 |
3 |
荆州区 |
79.30 |
4 |
69.03 |
3 |
75.41 |
2 |
36.37 |
4 |
30.47 |
5 |
公安县 |
78.96 |
5 |
67.98 |
4 |
73.73 |
5 |
36.72 |
2 |
30.29 |
7 |
石首市 |
77.99 |
7 |
69.56 |
2 |
71.32 |
6 |
36.41 |
3 |
31.96 |
1 |
江陵县 |
78.40 |
6 |
70.02 |
1 |
74.73 |
3 |
36.82 |
1 |
30.46 |
6 |
沙市区 |
80.21 |
2 |
67.23 |
6 |
74.42 |
4 |
35.27 |
7 |
30.97 |
4 |
开发区 |
80.19 |
3 |
61.63 |
9 |
61.07 |
9 |
36.18 |
6 |
31.50 |
2 |
监利县 |
74.88 |
8 |
63.14 |
7 |
67.41 |
7 |
33.32 |
8 |
28.79 |
8 |
洪湖市 |
74.49 |
9 |
61.94 |
8 |
63.29 |
8 |
32.39 |
9 |
26.88 |
9 |
总计 |
77.614 |
|
66.159 |
|
70.369 |
|
35.028 |
|
29.835 |
|
续表二
单 位 |
生物 |
思品 |
历史 |
地理 | ||||
均分 |
排位 |
均分 |
排位 |
均分 |
排位 |
均分 |
排位 | |
松滋市 |
21.28 |
4 |
44.90 |
2 |
39.50 |
5 |
22.01 |
7 |
荆州区 |
21.29 |
3 |
44.55 |
4 |
40.09 |
2 |
22.59 |
3 |
公安县 |
21.59 |
2 |
44.74 |
3 |
39.88 |
3 |
21.98 |
8 |
石首市 |
21.73 |
1 |
44.25 |
5 |
39.62 |
4 |
22.64 |
2 |
江陵县 |
20.96 |
6 |
43.40 |
6 |
38.64 |
7 |
22.04 |
6 |
沙市区 |
20.91 |
7 |
42.95 |
8 |
38.91 |
6 |
22.36 |
4 |
开发区 |
21.01 |
5 |
47.72 |
1 |
40.55 |
1 |
22.83 |
1 |
监利县 |
20.03 |
8 |
43.20 |
7 |
37.39 |
8 |
21.33 |
5 |
洪湖市 |
19.17 |
9 |
40.70 |
9 |
36.61 |
9 |
19.99 |
9 |
总计 |
20.721 |
|
43.546 |
|
38.631 |
|
21.727 |
|
表二县市区排列顺序和表一一样,是以总分均分为顺序排列的,从表二可以看出:
1、各县市区在学科教学中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例如英语学科,均分最高的松滋市和均分最低的开发区之间的差距高达14.58分,还有数学学科,均分最高的江陵县和均分最低的开发区之间的差距也达到了8.39分。
2、从县市区各学科纵向比较来看,县市区各学科发展也存在不均衡现象,例如松滋市虽然总分均分第一,但仅有语文、英语两个学科排名第一,地理学科仅排位第七,数学、物理排位第五。特别是开发区,思品、历史、地理全市排名第一,但数学和英语排最后一名。各县市区要充分总结优势学科的教学教研经验,对薄弱学科也要充分调研,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组织攻关。
二、样本学校质量分析
本次选取的样本学校是规模较大(毕业人数在140人以上)、平均分居前20名的学校,具体情况见表三。
表三 样本学校2年成绩对比分析
单 位 |
均分及往年排位 |
优秀率 |
合格率 |
低分率 |
标准差 | ||
均分 |
2013排位 |
2012排位 | |||||
荆州市实验中学 |
485.9304 |
1 |
1 |
48.05% |
80.09% |
1.26% |
106.8467 |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 |
473.0043 |
2 |
2 |
31.55% |
81.91% |
0.27% |
87.82882 |
荆州市东方红中学 |
466.7834 |
17 |
15 |
37.10% |
73.89% |
1.59% |
107.3983 |
公安章庄铺初级中学 |
465.5442 |
7 |
9 |
29.30% |
75.35% |
0.00% |
84.42857 |
松滋市实验初级中学 |
459.6518 |
3 |
3 |
28.67% |
77.99% |
0.95% |
95.57595 |
石首东升镇第一中学 |
457.3174 |
12 |
19 |
23.04% |
74.35% |
0.00% |
81.36579 |
石首市桃花山镇中学 |
457.069 |
15 |
11 |
28.97% |
72.41% |
0.00% |
89.72502 |
荆州市沙市第二中学 |
453.3933 |
10 |
6 |
30.83% |
71.34% |
0.79% |
104.5793 |
荆州市沙市第一中学 |
453.1501 |
5 |
16 |
30.02% |
71.96% |
1.55% |
103.0581 |
石首市高陵镇中学 |
451.0751 |
27 |
23 |
20.81% |
73.99% |
0.00% |
82.15725 |
松滋市南海初级中学 |
450.6053 |
13 |
7 |
29.20% |
71.18% |
0.57% |
101.0514 |
荆州区川店中学 |
449.9814 |
25 |
27 |
22.36% |
66.46% |
0.62% |
82.34519 |
江陵县实验中学 |
447.8276 |
19 |
47 |
19.30% |
77.21% |
0.00% |
92.34071 |
松滋市陈店初级中学 |
445.191 |
34 |
12 |
21.91% |
75.84% |
3.37% |
112.0275 |
石首市调关镇中学 |
445.1263 |
18 |
20 |
22.75% |
72.49% |
1.06% |
97.07334 |
公安章田寺初级中学 |
443.4435 |
4 |
13 |
26.53% |
72.24% |
0.82% |
107.9605 |
石首市大垸镇中学 |
441.1581 |
14 |
40 |
22.22% |
67.95% |
0.85% |
91.57687 |
荆州市沙市实验中学 |
438.8361 |
8 |
4 |
26.53% |
64.83% |
1.04% |
106.0965 |
石首市小河口镇中学 |
438.6455 |
24 |
29 |
16.93% |
68.25% |
0.00% |
82.32568 |
石首市高基庙镇中学 |
438.5245 |
40 |
48 |
18.63% |
70.10% |
0.00% |
86.09998 |
从表三可以看出:
1、从这20所学校的来源来看,市直学校共3所,荆州区1所,沙市区2所,江陵县1所,松滋市3所,公安县2所,石首市7所,监利县1所,洪湖市和开发区暂缺。其中城市学校8所,乡镇中学12所。从入选学校数量来看,石首市表现突出,特别是入选的7所学校均为乡镇中学,说明石首市在加强农村教育,促进均衡发展方面措施得力、效果显著。
2、从学校层面来看,荆州市实验中学、监利县新教育实验学校、公安章庄铺初级中学、松滋市实验初级中学、荆州市沙市第二中学三年来均表现不俗,一直稳居全市前10位,特别是荆州市实验中学和监利县新教育实验学校在办学规模较大的前提下,各项主要指标一直稳居全市前两名,实属不易。
3、荆州市东方红中学、石首东升镇第一中学、石首市桃花山镇中学、石首市高陵镇中学、石首市高基庙镇中学、江陵县实验中学、石首市小河口镇中学、荆州区川店中学进步较大,特别是东方红中学,今年成绩突飞猛进,一举进入全市前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展现了市直窗口学校应有的实力和水平。
4、从低分率来看,这20所学校都控制的很好,特别是公安县章庄铺初级中学、石首市东升镇第一初级中学、石首市桃花山镇中学、石首市高陵镇中学、江陵县实验中学、石首市小河口镇中学、石首市高基庙镇中学的低分率控制为0%,说明这些学校在追求高质量的同时也能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在差生的控制和转化方面有成熟的做法和经验。
在考生规模相对较小的学校中,沙市文华学校、江陵县熊河镇初级中学、石首市东升镇焦山河中学等各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
教学建议
一、加强常规管理,找教学管理要效益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是每年必提的一个话题,这一方面说明了教学常规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我们很多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做得不到位,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很多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流于形式,粗放式管理,落实不到位。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优劣对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荆州市实验中学和监利县新教育实验学校两所学校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了全面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对教学常规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教师的岗位职责,使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依制度办学治教,积极推动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加强检查落实,对教师的常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作好记录,写好总结,及时反馈,肯定优点,指出问题,提出整改建议。通过检查结果实行奖优罚劣,装订存档,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这两所学校中考质量保持持续领先,主要就得益于日常教学常规管理的精细和落实。我们各地各学校要进一步学习落实市教育局今年初下发的《荆州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考核细则(试行)》,将管理体系、课程计划、教学环节、质量监管、教学研究、教师成长和规范办学7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和66个三级指标的基本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环节之中。
二、推动课堂改革,打造低负高效课堂
近几年来,荆州市义教阶段课程改革步入新的阶段,在前年召开的全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十周年总结表彰大会上,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对现阶段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具体任务、措施和要求。会后,各地深入领会会议精神,积极行动推动课程改革,特别是在课堂改革上态度积极,步子迈得较大。各县市区组织学校领导、教师分赴全国各地学习课堂改革经验,回来之后组织区域内学校积极参与研究和探索。特别是沙市区、江陵县、监利县等通过行政推动在区域内整体推进课堂改革,开展了一系列“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展示”大型活动引导学校的课堂改革向深入发展。通过共同努力,全市涌现出了以江陵县资市中学等为代表的一批课改先进典型。全市的课堂改革的积极推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各地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及成果。
荆州市初中教学在课堂改革取得较大成功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主要反映在有的县市区和学校对外地经验的生搬硬套,“模式化”整体推进课堂改革时产生了水土不服的症状,甚至导致教学质量不升反降的现象。课堂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课堂、教师激情似火的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要使教师有激情、学生爱学习,关键在于在课堂上教师要以自己独特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要求区域内所有学校、所有科目、所有课型全部采用齐步走的固定模式化教学方式,课堂上看起来虽然比以前热闹,但学生依然是被动的学习,学生的兴趣很难被真正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教学激情也会被扼杀。现阶段我们的课堂改革要尽快走出“模式化”的阶段,把课堂改革的主体从“课堂形式”转移到“学生主体”上来,要积极推动课堂改革向纵深发展,对统一模式进行研究优化,探索出适合本校教师和学生的课堂模式,不同学科、不同课型要做到要求统一,方法多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课改局面,使课堂真正成为“教师有激情、学生有兴趣、质量有提升”的低负高效课堂。
三、重视研究学习,提升教师教学素养
叶澜教授曾这样给教师定位:“新基础教育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来提升自己,改变自己才能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发展。当前,我市义教阶段很多学校教师存在着教师年龄老化、专业教师偏少、教师教学能力偏低等现象,重视学习研究,提升教师教学素养工作迫在眉睫。很多学校对教师学习研究存在着领导重视和投入不够、教师本身需求动力不足、方法方式单一监管无力等现象。教师素质的提升速度不够制约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动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学校要发展,必须把提高教学研究地位、提升教师素质放到首要位置上来,学校领导要重视和加大教研学习投入,鼓励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同时在内部挖潜,积极开展结对帮扶、集体研究、理论学习等活动,促进教师教学素养的整体提升。在研究学习过程中,学校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学习提升,把教师的学习研究与评先表优和绩效考核挂钩,一方面也要加强监管,确保效果,外出学习教师回来要有专门的学习记录备查,要向其他教师做学习反馈报告,要上学习汇报公开课等,达到“态度认真、学有所获、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果。松滋市教研室和公安县教研室狠抓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向学习型教师转变,同时通过“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壮腰工程”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取得显著成效。
四、狠抓均衡重落实,促进学生整体提升
从近几年的中考成绩统计来看,荆州市在义务教育段的均衡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例如石首市和江陵县等通过优选校长队伍、强调质量意识、加强过程监管、完善评价机制等手段促进农村初中学校的均衡发展,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县市区之间、学校之间、学科之间的不均衡依然存在,有的甚至较严重,距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教育部长袁贵仁说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全面提高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实现有质量的均衡。因此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放在重要位置。所以说均衡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提升教育质量相对落后学校的质量。现在在政府的大力投入下,各校的办学硬件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能全靠政府政策和硬件条件,更重要的是要在自身现有的条件下挖掘潜力,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施等,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好做实,才能正真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均衡。
五、践行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终身发展
在国务院近期出台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湖北省教育厅在印发的《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中也指出: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构建以学生品质素养、学业成就、身心健康等为主要内容的学生成长电子档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结合,探索多样化考试方式和多元化评价方式,逐步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招生考试制度,以评价改革带动教育变革,深化素质教育。这些都说明,综合素质评价在不久的将来会作为高校招生和学生升学的重要参考。市教育局对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很重视,作为毕业年级的考核科目,专门出台了《荆州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并做出了相关具体要求,但在具体实施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为了学生的将来发展,我们要进一步做好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公开透明,保证内容真实准确,并以此为契机规范学生在校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全面发展。
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中间环节,要想荆州的基础教育再上新的台阶,就必须提高全市初中教育教学质量。让我们所有初中教学工作者携起手来,努力做好荆州基础教育的“壮腰工程”,把初中教育打造成荆州基础教育的“钢腰”。
评论